`
923723914
  • 浏览: 634957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转载]关于浙江大学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

 
阅读更多

在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院长的浙大校友谈林建华

关于浙江大学新校长人选的另一种声音

吴凯

浙江大学1983级校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近日来,网上沸沸扬扬,围绕着浙江大学新一任校长人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转给我一篇校友的公开声明,我后来在浙江大学校友网上也看到了这个声明(http://www.zuaa.cn/thread-16967-1-1.html),同时也陆陆续续在浙大校友或相关网站上看到各种议论。一方面我为校友们对母校的“爱之深、情之切”所感动,另一方面对一些校友依据子虚乌有、道听途说乃至网上散发的未明之事作为论据进行评论深感困惑。母校校训是“求是创新”。“求是”者依据事实、探究真相、辨明真理也;“创新”者依据事实、力排众议、昌明己说也。此两者,若不以事实为立论依据,诚为不幸,结果只能是导致谬误之结论。
  众多议论之中,以反对林建华先生掌校为焦点。要而言之,病诟有三:1)非院士,故学术地位不显;2)未能出任北大校长,表明在北大混不下去;3)采信一篇网络訾议文章,举证林先生在重庆大学治校不力、任人唯亲、怨声载道。
  人生的机缘巧合真是神奇。我本与林建华先生毫无交集,若非来北大工作,则一生不会与林建华先生相识。因为本人一不曾在北大求学,二是来北大工作之前从未造访过北大,也和任何北大人素无瓜葛。只因2000年回国申请工作,幸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录用,这才和北大发生关系,而其时正是林建华先生担任学院院长期间。记得来北大报到工作之日,刚下飞机,迎接我的就是林建华先生、赵新生先生及相关人员,从此我与林先生结识至今,历时十三载,应该算得上与林建华先生有同事之交吧。作为老浙江大学的本科毕业校友,同时又与林建华先生多年相识,我想我应该具备谈谈林建华先生的资格的。
  林建华先生的教育和工作经历,网上随手可查。他本人在北京大学求学和工作几十载,除却在国外做研究和到重庆大学任职两段时间,应该说从未离开过北京大学。即便如此,林先生也一直在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因此,说林建华先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名符其实的。他历任北大教授、所长、院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主管全校学科建设和本科教育),重庆大学校长。依此履历,说林先生不懂教育,没有管理经验,那么请问需要什么样的经历才能算懂得教育和懂得管理?他于199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其前身是1994年设立的总理基金,这个学术资助在国内学界是有口皆碑的,其评选之公正也是得到学界认可的。他也担任过全国晶体学会的理事长。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去申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没有申报院士,难道不恰恰说明林先生心底坦荡、恪尽职守、不谋私利吗?
  为叙述之便,下面从我入职北京大学开始,说说我所知道的林建华先生。如前所述,我入职之时,林建华先生担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院长,其任职时间是1998至2002年。若查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此时间的大事,有如下几点。一是大力提倡改革与发展,因此人才引进是头等大事。为此,林先生和同事一道,引进了许多人才,且不论这些人的出身与背景,只论是否符合学院的发展需要。他倾其之力辅佐年轻人,将资源堆积到年轻人身上。若大家去查查他做院长期间所引进的人才,就可以看到有席振峰、李星国、陈尔强、夏斌、金长文、邹德春、杨震、徐东升、齐利民以及后来的吴云东、高毅勤等等。这些人后来在学院的发展中都做出了贡献,为学院二十一世纪之初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席振峰与北京大学没有任何学缘关系,后来接任林建华本人担任学院院长。实际上,林先生引进的这些年轻人才大多数与北京大学毫无关系。请问在那个时期国内有多少院长可以有这样的眼界做事?也请问我们母校的许多系主任和院长,那个时期有多少人注意到、并且切实执行人才的引进要极力避免学术近亲繁殖的政策?二是大刀阔斧进行学科建设。也是林建华先生率先在学院开展了所有学术小组的每四年一次的学术考核,这个制度执行至今。他也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同仁一道,筹建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北大化学院的较大改革肇始于赵新生先生,其时是1994年。因影响,是时学院人才短缺、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学科发展不均衡,赵新生先生率先建立类似于西方高校的学术小组(而不是职责不分的教研室体系)制度,聘任年轻人才,着手建立有章可循的规章制度,且建立委员会民主投票制度。赵新生先生担任一届院长后,林建华先生接任。为了保障改革成果,林先生提倡改革与发展,带领学院全体同仁致力于学科建设,将学术小组进一步完善为PI(即小组责任人)的制度。四年后,林建华先生沿袭赵新生先生的四年任期制,从学院院长位置离任,北大化学学院自此无形中形成院长四年一个任期的惯例,至今20载,一直得到遵守,没有一任院长连任。三是推动学院的研究平台建设和硬件条件的改善。当时研究条件简陋,为了快速推进学术研究,必须要有公共平台,以期共享和高效利用资源。为了改善硬件条件,林先生也尽职尽责,多方筹集资源,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推进教学改革。为了培养人才,将教授们推进课堂,是当时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林建华先生意识到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在院内开展了诸多教学改革尝试。化学学院对老师岗位考核的主要指标就是教学工作量、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各种本科生基金项目,其它诸如科研经费多少、招收研究生数目多少、论文发表多少等等均不算岗位工作量的。这种注重本科生教育的改革措施难道不正是浙江大学需要的吗?
  到北京大学担任副校长和教务长后,林建华先生将工作重心放到全校的学科建设和本科生教育上。为了引导新入学本科生尽快平稳过渡到大学生活,是林建华先生率先尝试建立了本科一年级学生的顾问老师制度,开了中国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新举措的先河。记得浙大的张泽院士当低年级学生顾问一事曾在网上获得一片赞扬,殊不知这在北大早就践行了。如此注重本科教育的校长,难道不是浙江大学学生之福?
  去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高校的一级学科评估,北京大学以16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或并列第一引人注目,而浙江大学的评估则因为不那么突出曾引起校友们的热议。大家想过没有,学科建设是很难立竿见影的。北京大学现在的学科建设成绩是以前打下基础的自然体现,而此前有8年时间是林建华先生主管负责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的,即使不能说是林先生一人之功劳,也应该说有林先生的重要贡献吧。由此,我联想到网上关于重庆大学的学科和重点实验室评估成绩不佳的批评,将责任推到林先生身上,这是什么逻辑?是懂得教育和管理的持平之论吗?要知道,现在的结果只是前期建设的自然反映。前面建设的基础不打好,如何有现在的好成绩?
  林建华先生做北京大学副校长期间还主管全校的科研。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查查北京大学在林校长主管期间,抓住机遇建设了多少交叉学科中心来推动全校前沿科学研究的?举一个例子,由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担纲的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就是在林建华先生任职期间谋划和建设的,现在开始不断涌现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有可能,请浙大校友们到这个中心来参观一下,眼见为实。此外,还有“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等等等等,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到北京大学主页上去查看。这样及时察觉科学发展前沿与动态、并采取切实措施来推动学术研究的主管校长,难道没有学科发展的把握能力?没有国际化的眼光?请问,我们的母校浙江大学在此期间又做了那些这样的切实举措?
  至于林建华先生在重庆大学期间的工作,我因为不熟悉,不敢妄自置评。但我想说,改革的最大难处是观念的改变。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引起这些人的反弹当属可以预料,而这些人的自身利益诉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产生一些矛盾甚至冲突,应该是不难预料的。但是,改革的成功与否需要时间来检验,这有待后人的评判。一个正在进行的改革,立马做出盖棺定论式的评论是否公道,难道大家不应该理性思考一下吗?我们的“求是”校训这时候到哪去了?作为浙大的学子就是这样分析事理、明辨是非的?
  林建华先生在担任北大常务副校长和教务长期间,只要在校内,每天清早、中午和晚上都从学校返回自己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到重庆大学任职后,将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转给其他学者;同时也不再担任学术组长,而是转为小组组员,连自己的办公室都交出去了。这样的负责精神有多少校长能够做到?
  从我与林建华先生打过的十几年交道经验来看,我敢说林建华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低调行事、为人谦和、儒雅有德、重视教育、视野开阔、明辨事理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假如他担任浙江大学的校长,我觉得从他到目前为止的经历和经验看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当然,我们谁也不敢预先评判他是否是称职的乃至出色的浙大校长,但也不能立马就说林先生是不合格的校长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浙大学子津津乐道的。我们的校友提出林建华先生与浙大毫无关系,很难对浙大有深入了解,因此不适合做浙大校长,请问这是哪家的逻辑?浙大就是这样“海纳”“有容”的吗?我们的老校长竺可桢先生是浙大毕业的吗?北大的蔡元培校长是北大毕业的吗?国际上著名大学的校长就是该校的校友吗?
  看到网上沸沸扬扬的议论和声明,不以事实为根据,全凭个人好恶下结论,作为一名浙大校友,我觉得有义务和责任站出来发出不同之声,说出我所知道的真相。以此供全体浙江大学的学子们参考与思索。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8093-702318.html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